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包括什么?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商业秘密保护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律保护。我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商业秘密提供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法律,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其次是合同保护。企业可以与员工、合作伙伴等签订保密协议。在保密协议中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密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一旦对方违反保密协议,企业可以依据协议追究其违约责任。比如,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在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约定员工在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再者是技术保护。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保护商业秘密。例如,对重要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设置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防止外部人员通过网络手段获取商业秘密。 另外,企业自身的管理保护也很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区域进行限制访问,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例如,对存放商业秘密文件的档案室设置门禁系统,只有特定人员才能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