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货款收不到要注销是否有税收?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关键概念。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而税收,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在公司货款收不回来且打算注销的情况下,是否有税收需分情况来看。从增值税方面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如果公司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已经发生纳税义务,即便货款未收回,一般也需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只要有符合增值税应税范围的业务,就可能会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与货款是否实际收到并无直接关联。 对于企业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当货物销售等业务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即便货款未收回,也应确认为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不过,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货款,企业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且要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申报。 另外,在公司注销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印花税等其他税种。比如,公司的营业账簿、合同等可能需要缴纳印花税。 综上所述,公司货款收不到要注销,并不一定就不存在税收问题,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和税收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是否有纳税义务以及缴纳何种税款。在注销公司前,建议公司详细梳理各项业务和财务情况,并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向当地税务机关进行准确的咨询,以确保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