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借款如何做账?


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借款做账,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定,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法律依据。 首先,当公司A向公司B借款时,对于出借方公司B而言,在将款项借出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其他应收款 - 公司A”,贷记“银行存款”。这里的“其他应收款”是一个会计科目,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在公司B将钱借给公司A后,这笔钱就变成了公司B应收回来的款项,所以记在“其他应收款”里。 而对于借款方公司A,在收到借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 公司B”。“其他应付款”也是一个会计科目,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应付和暂收款项,公司A收到公司B的借款,这笔钱就是公司A需要在未来偿还给公司B的,所以记在“其他应付款”里。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公司之间的借款业务,要按照其经济实质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同时,《税收征收管理法》也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所以公司之间的借款利息等相关事项,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以避免税务风险。 当借款到期,公司A归还借款给公司B时,公司B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 - 公司A”;公司A则借记“其他应付款 - 公司B”,贷记“银行存款”。如果借款存在利息,利息的计算和账务处理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一般来说,出借方收到利息时,应确认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费用 - 利息收入”;借款方支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 - 利息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