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满工伤但未签合同的赔偿是怎样的?
在实际工作中,实习期满后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发生工伤,劳动者依然有权获得相应赔偿。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些法律概念。“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就属于工伤范畴。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实际上存在着用工行为,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如果符合上述情形,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当确定为工伤后,赔偿问题就成为关键。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医疗费用,这是因治疗工伤而产生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 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根据伤残等级不同,赔偿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从实习期满一个月后开始,如果用人单位还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不过,要获得这些赔偿,劳动者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之后,还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以便按照相应标准获得赔偿。总之,实习期满工伤但未签合同,劳动者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得应有的赔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肇事不赔钱是否会坐牢?
醉驾开庭后多久判决书会下达?
个人债务可以执行合伙财产吗?
婚前协议签字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吗
诈骗罪从犯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是怎样的?
手机公积金如何缴费?
法院为什么要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国家什么时候会征收个人房屋税?
父亲不给孩子治病是否犯法?
私人单位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被起诉离婚后财产会被冻结吗?
离婚时不懂怎么写离婚协议怎么办?
对方起诉离婚多久会立案?
养子女能否继承生父母的房产,相关规定有哪些?
交强险责任免除有哪些情形?
领了结婚证后财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什么情况下可以将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成本?
房产过户是依家庭为单位吗?
导盲犬乘车时需要主动出示什么证件?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