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中的赔偿比例是怎样规定的?
我遇到了侵权的事儿,对方给我造成了损失,但我不知道在侵权法里赔偿比例是怎么算的。我不太清楚是按照对方的过错程度,还是有其他的计算方式,想了解下法律对于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侵权法里,赔偿比例是确定侵权人需要对被侵权人承担多少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通俗来讲,它就是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来划分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各自要承担的损失份额。
确定赔偿比例,关键要看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就是侵权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损害,还故意去做;过失则是侵权人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损害,但是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说明,有过错的侵权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那么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双方都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那么双方都要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明确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在一些特殊的侵权案件中,即使侵权人没有过错,也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无过错责任。比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 任。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双方都没有过错,但是依照法律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一些公平责任的情形,目的是让双方共同承担损失,体现公平原则。总之,侵权法中的赔偿比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