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税收违法法人要承担什么后果?


当公司出现税收违法的情况时,法人可能需要承担多方面的后果。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说,可能会面临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公司存在这种税收违法行为,法人所在的公司需要缴纳相应的罚款,而法人作为公司的代表,也会在公司受罚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公司资金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法人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等。 其次,法人可能会被限制出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司税收违法导致欠税等情况,法人可能在未解决相关问题前无法正常出境,这对法人的商务活动、个人出行等都会造成极大的限制。 更为严重的是,当公司税收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法人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法人参与、指使或者对公司的税收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那么法人就可能会被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判刑,不仅会对法人的个人自由造成限制,还会对其个人名誉、职业发展等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