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别人当法人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替别人当法人,也就是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首先,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其行为后果由公司承担。然而,如果法定代表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存在过错,给他人造成损失,公司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能会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进行追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例如,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就可能要求法定代表人赔偿。 其次,在行政责任方面。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行为,比如偷税漏税、虚假注册、非法经营等,相关行政机关可能会对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同时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被处以罚款、警告等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关有权对违法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处罚。例如,公司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税务机关除了对公司进行罚款外,也可能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一定金额的罚款。 再者,刑事责任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公司构成单位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集资罪等,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可能会被判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了多种单位犯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会给予刑事处罚。 此外,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或者被强制执行时,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受到限制。比如在公司破产清算期间,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限制出境;公司被强制执行时,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商业信誉。 所以,替别人当法人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在决定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后果,并谨慎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