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一旦被仲裁会有什么后果?
我之前找朋友借了一笔钱,现在暂时没办法还上。朋友说要去申请仲裁,我很担心。我想知道一旦被仲裁了,会有怎样的后果?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
展开


当借款人欠钱不还,被债权人申请仲裁后,会面临一系列的情况和后果。下面从不同方面来详细说明。 首先是仲裁程序的启动。一旦债权人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事先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受理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如果双方之间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程序是无法启动的。 仲裁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借款人需要积极参与仲裁程序,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放弃答辩的权利。《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在这个阶段,借款人如果不出庭,仲裁庭可以进行缺席裁决。 如果仲裁裁决支持了债权人的请求,借款人就需要按照裁决的内容履行还款义务。若借款人不履行,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依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一旦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借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借款人的财产等。 此外,被仲裁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可能会对借款人的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在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这些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借款人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借款人的就业、出行等方面产生限制。所以,当面临仲裁时,借款人应积极应对,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尝试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