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出口不申报退税会有什么后果?


报关出口后不申报退税会带来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后果,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从税务处理的角度来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原本可以享受退税的出口货物,如果不申报退税,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视同内销处理。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按照国内销售的规定缴纳增值税。简单来说,就是本来出口货物可能是免税甚至能退税的,现在却要像在国内卖东西一样缴纳增值税,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务成本。例如,原本一批价值100万的出口货物,退税率为13%,如果正常申报退税可以获得13万的退税,不申报退税视同内销后可能就要缴纳相应的增值税。 其次,在海关管理方面,不申报退税可能会引起海关的关注和调查。海关对于出口货物的监管是全面且严格的,报关出口不申报退税可能被视为异常情况。一旦海关进行调查,如果发现企业存在故意不申报退税以逃避某些监管要求或者存在其他违规行为,企业可能会面临海关的处罚。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警告,严重的甚至可能暂停或取消企业的报关资格,这将对企业的正常进出口业务造成极大的影响。 再者,从企业信誉的角度讲,不申报退税的行为可能会被记录在企业的信用档案中。税务部门和海关等相关部门都有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这种异常行为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降低后,企业在后续的进出口业务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监管和限制,比如在办理其他海关手续时可能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核,银行在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时也可能会更加谨慎,从而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和发展。 最后,如果企业不申报退税是因为存在虚假报关等违法行为,那么性质就更为严重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所以,企业在报关出口后,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申报退税,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