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去法院配合执行局询问会有什么后果?


在司法执行过程中,执行局进行询问是为了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履行能力等重要信息,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得以顺利执行。而拒绝去法院配合执行局询问,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法律后果。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配合执行局询问,属于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行为,法院有权对拒绝配合的个人或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对于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则为十五日以下。 其次,法院可以采取间接强制手段促使被执行人配合。比如,通过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迫使其配合执行工作。这种信用惩戒会对被执行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例如限制高消费,包括不能乘坐飞机、高铁,无法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等。 情节严重的,拒绝配合执行局询问的行为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综上所述,拒绝去法院配合执行局询问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罚款、拘留、信用惩戒甚至刑事处罚等严重后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建议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