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老赖有哪些强制措施?


首先要明确,老赖一般指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 法院针对老赖有多种强制措施: 一是关于财产方面。法院可查封、冻结、划扣老赖财产。从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执行法官能对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进行查、冻、扣操作。老赖的支付宝、移动支付、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也在可执行范围内。并且,老赖唯一住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拍卖,比如申请执行人按照廉租房标准,为被执行人提供一套小面积房屋维持其生活必需,或者提供5到8年的租房费用,那么被执行人名下的房屋就可以被执行 。另外,老赖应得的养老金应当视为在第三人处的固定收入,属于责任财产范围,法院有权冻结、扣划,但会预留其及其所抚养家属必须的生活费用。 二是限制消费与出行。老赖买不了飞机票、列车软卧和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高铁和动车一等座,名下的车进出高速路收费站将被暂扣。也不能在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高消费;不能买房、装修房,不能旅游、度假,申请信用卡和贷款也很难通过审批。而且限制老赖炒股、买房、出境 。 三是限制任职。从2015年12月起,老赖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四是信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同步芝麻信用,导致其网购受限。比如申请贷款、融资,通过淘宝或天猫平台购买机票、列车软卧、保险理财产品及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产品等,预订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在互联网的奢侈品交易等高消费行为,均受到限制。 五是曝光措施。法院会利用新媒体,如发布抖音视频等方式,全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 六是刑事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老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