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判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有哪些规定?
我涉及一个官司,对法院审判时怎么运用法律和司法解释不太清楚。想知道在审判过程中,法律和司法解释各自起到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法院是按照什么规则来选择适用的,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法院审判中,法律和司法解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涵盖了民事领域的各种规则,像合同的订立、履行,侵权责任的承担等。司法解释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的具体解释,其目的是为了使法律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操作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意味着法院在审判时,首先要依据法律来作出裁判。法律是法院裁判的基础和核心依据。例如在民事案件中,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司法解释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当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在具体案件中难以直接适用时,司法解释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对法律条文的含义、适用范围等作出具体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当遵照执行。比如在一些新型的网络侵权案件中,可能法律条文没有详细规定,此时就需要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确定侵权责任和赔偿标准。 在适用顺序上,一般是先适用法律。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没有具体规定时,再适用司法解释。同时,司法解释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若有抵触,应当以法律为准。这样才能保证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司法裁判的公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