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和管理人被抓会涉及什么罪?


企业法人和管理人被抓可能涉及多种罪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挪用资金罪。通俗来讲,就是企业法人或管理人利用职务之便,把本单位的资金挪作他用。比如将公司的资金拿去自己炒股、投资其他生意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是职务侵占罪。这是指企业法人或管理人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像通过虚假报销、做假账等手段,把公司的钱装进自己口袋。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再者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如果企业法人或管理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就可能构成此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还有欺诈发行证券罪。要是企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企业法人和相关管理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还有可能涉及污染环境罪、单位行贿罪等罪名,具体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法人、管理人的行为来判断。如果发现企业法人和管理人的行为可能涉及犯罪,股东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公安机关报案、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