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催收有哪些技巧?


债权催收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掌握一些技巧能够更好地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首先,要把握好诉讼时效。依据《民法典》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这意味着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债权人不主张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再提起诉讼,法院就可能不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了。比如说,你和对方约定好还款时间,从这个时间到期开始计算,如果三年内你没有任何动作,那权利就可能得不到法律强制保护。不过,诉讼时效会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期间重新计算。比如你给对方发催收函,就可能导致时效中断。 其次,可以多发催收函。在追款过程中,要多给债务人发出书面催收函件,并尽量说服债务人签收确认,还可以让债务人写书面的欠条或还款计划。这样做既能让诉讼时效中断,又能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准备充足的证据。要是应收款已经超过诉讼时效,那就要力争和债务人达成新的协议,或者让债务人出具新的还款条,从而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再者,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担保有多种形式,保证就是信誉担保,你可以要求债务人找相关公司提供信誉保证并出具书面保证函。如果起诉,可把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保证人要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也可以采取抵押或质押的方式,用不动产担保叫抵押,用动产或权利担保叫质押。需要注意的是,抵(质)押不等同于抵债,设定抵(质)押是为了保证债权人能优先受偿。对某些特定物设定抵(质)押,一定要履行登记手续,否则无效。例如房产抵押要在国土、房产管理部门登记。 另外,要查清债务人的工商登记情况,抓住每一个应承担债务的民事责任主体。工商登记记录了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等情况,查清楚债务人的开办单位或股东出资情况很重要。要是股东或开办单位出资不实,就要以虚假出资额或抽逃出资额为限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法人,如果注册资本出资没达到《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最低限额,开办单位要对其全部债务负责。 还有,查清债务人的资产状况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债务人的资产情况,以便在诉讼程序中提交给法院进行查封、冻结。这里的资产不仅包括常见的财产,债务人对外投资的股权以及无形资产,像商标、专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等,都可以查封、拍卖。 最后,运用好支付令的方式追款。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债权人可以不经起诉而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