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我朋友参与了一次聚众活动,结果有人说这可能涉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我不太清楚这个罪是怎么认定的,我朋友他们就是情绪比较激动,在一个地方聚集表达诉求,这算犯罪吗?想了解一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认定的具体标准。
展开 view-more
  • #聚众扰乱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捣乱,让正常的社会活动没办法开展,还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要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主体方面,此罪处罚的是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首要分子就是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其次是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是有意去扰乱社会秩序,而不是因为意外或者过失导致的。比如,一群人明知道他们的行为会影响某个单位的正常工作,还故意去实施。 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正常活动的行为。“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三人以上。扰乱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暴力性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暴力性的。例如,在单位门口拉横幅、堵门,或者在单位里面大吵大闹,导致单位无法正常办公。 最后,情节方面要求达到严重的程度,并且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了严重损失。严重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比如,因为聚众扰乱行为,导致工厂停工,造成了产品无法按时交付,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或者学校无法正常上课,影响了学生的学业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仅仅因为有聚众行为就认定构成犯罪。要区分正常的表达诉求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如果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不应当认定为犯罪。但如果采取了过激、违法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构成此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