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区别是什么?


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税种,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概念方面。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简单来说,只要你在国内进行了这些特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营业额,就要缴纳营业税。而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也就是企业赚了钱之后,要对利润部分交税。 征收范围也有所不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提供应税劳务的行为,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涵盖了企业各种来源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之后的利润部分。 计税依据差异明显。营业税一般以营业额全额为计税依据,也就是按照你经营活动取得的全部收入来计算应纳税额。企业所得税则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税率也不一样。营业税按照不同的行业和经营业务,设置了不同的税率,一般在3% - 20%之间。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纳税期限也有区别。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法律依据方面,营业税主要依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不过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业税已退出历史舞台)。企业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