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有什么区别?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虽然它们在行为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下面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挪用的对象、量刑标准这几个关键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犯罪主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
**犯罪客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因为公款通常是公共财产,挪用公款的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国家正常的财经秩序。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也就是说,挪用资金罪主要涉及的是单位内部资金的正常使用秩序。
**挪用的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是公款,这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也包括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比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 资金等。挪用资金罪的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这里的资金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货币形态的财产,像公司的经营资金、备用金等。
**量刑标准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了解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准确判断不同的犯罪行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报警后找不到二房东该怎么办?
员工不提交辞职直接离职,单位可以扣款吗?
用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能否用上期留抵税额?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什么专业?
医疗保险如何使用和报销?
没有入住的房子物业费怎么收费?
个人私拉乱接电线会怎么处罚?
长期居住异地的退休人员该如何就医?
取水许可证办理需要多少钱?
公积金有利息吗?是怎么给的?
办营业执照时怎么知道经营范围?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是底薪乘以三倍吗?
公司破产不给员工补偿该怎么办?
取保候审一年到期后法院会如何处理?
明星退圈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公司分立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不公该怎么办?
犯人家属想见面问一些情况该如何办理?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