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公证和继承公证的区别是什么?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财产,现在要处理相关事宜。听说有遗产公证和继承公证,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不知道该选哪种公证方式,想了解一下它们具体的不同之处。
展开


遗产公证和继承公证是两个在处理遗产相关事务中经常会遇到的概念,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遗产公证,简单来说,是对遗产本身的一种证明。它主要聚焦于遗产的存在、范围、状态等方面。比如,对房产、存款、股权等财产进行公证,证明这些财产确实属于被继承人所有。遗产公证是对客观存在的遗产进行确认,不管是否有继承人,也不管继承人之间是否有争议,都可以进行遗产公证。 继承公证则是确认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合法继承权的公证。它着重于继承人的资格和继承的合法性。在进行继承公证时,公证机构会审查继承人的身份、与被继承人的关系、遗嘱的有效性等。只有确定继承人具有合法的继承权,才能办理继承公证。继承人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继承等公证事项。这为遗产公证和继承公证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相关规定,也对继承人的资格、继承的顺序等进行了明确,是办理继承公证时审查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证明遗产的存在和状况,就可以选择遗产公证;而如果要确定继承人对遗产的合法继承权,使继承人能够合法地取得遗产,就需要办理继承公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