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定义上看,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吓唬、威胁等手段让被害人因为害怕而交出财物。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通过欺骗,让被害人误以为是真的,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在行为方式上,敲诈勒索罪主要依靠威胁、要挟的手段,这种威胁可以是暴力威胁,比如伤害被害人身体;也可以是非暴力威胁,像揭露隐私、毁坏名誉等。例如,甲威胁乙,如果不给他一笔钱,就把乙在工作中违规操作的事情告诉老板,乙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给了甲钱,甲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而诈骗罪则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实施。比如,丙骗丁说自己有内部渠道能买到低价的名牌手机,丁信以为真给了丙钱,但丙根本没有能力买到手机,丙的行为就属于诈骗。 从被害人的心理状态来讲,在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是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他们是被迫的。而在诈骗罪中,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他们是被欺骗后做出的错误决定。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