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和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我打算创业,在考虑是注册个体户还是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但不太清楚这两者之间具体有啥区别,比如在税收政策、经营规模、法律责任这些方面,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下它们的差异。
展开


个体户和一般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税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下有着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来看,个体户通常是指按照《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上的概念,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目前为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在税收方面,个体户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经营所得适用5% - 35%的超额累进税率。而一般纳税人主要缴纳增值税,其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应税行为有所不同,常见的有13%、9%、6%等。并且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即购进货物、劳务、服务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扣除。个体户一般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但如果符合条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户除外。 法律责任上,个体户的经营者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个体户经营不善欠下债务,经营者需要用个人全部财产来偿还。而一般纳税人如果是企业形式,通常以企业的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在经营规模上,个体户一般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小型商业、服务业等。而一般纳税人通常经营规模较大,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不过,也有个体户达到一定规模后会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