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执业律师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清楚律师和执业律师到底有啥不一样。我知道都是和法律相关的职业,但感觉好像又有点不同。我想了解一下它们在定义、权利、义务、从业条件等方面具体存在哪些区别,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律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一般来说,只要是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可以被宽泛地称为律师,但这并不意味着能以律师身份从事诉讼等业务。而执业律师是指不仅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并且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能够以律师名义独立承办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 从从业条件来看,要成为律师,关键是要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难度较大,涵盖了众多的法律知识领域,是进入法律行业的重要门槛。而要成为执业律师,除了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外,还需要在律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要跟随指导律师参与各类法律实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实习期满后,还需要通过律师协会组织的实习考核,最后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批,才能获得律师执业证书。 在权利和义务方面,普通意义上的律师由于没有执业证书,不能独立承办诉讼业务,不能以律师身份出庭参与诉讼。而执业律师享有广泛的权利,例如在诉讼中,他们有权查阅案件材料、调查取证、为当事人进行辩护等。同时,执业律师也承担着更多的义务,要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守当事人的隐私和秘密等。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取得律师资格应当经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四)品行良好。这些规定明确了成为律师和执业律师的条件和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