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和司法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明白立法和司法到底有啥不同。在生活里经常听到这两个 词,但感觉它们有点模糊。比如有时候看到法律条文出台,有时候又看到法院判案子,这两者之间到底是啥关系,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呢?想了解清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立法和司法是法治体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立法,简单来说,就是制定法律的过程。立法机关根据社会的需求、发展情况等,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来创制、修改或者废止法律。立法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行为准则和规范,让人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主要立法机关,它们制定的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这就明确了立法权的归属。
司法则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纠纷、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负责审判各类案件,人民检察院负责法律监督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分别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等作出了规定。
从主体上看,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立法机关,而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从活动内容上看,立法是制定规则,司法是运用规则处理具体案件。从活动目的上看,立法是为了构建和完善法律体系,司法是为了使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总之,立法和司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