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和法规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清楚法律和法规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在生活里,经常能听到这两个词,但感觉它们好像挺像的。我就想知道,它们在制定主体、效力范围这些方面到底有啥不同,希望能有人给我讲明白。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区别
  • #法律法规
  • #法律制定
  • #效力层级
  • #调整范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和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制定主体来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制定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都是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而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它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例如一些地方的环境保护条例。 在效力层级上,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也就是说,法规的内容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如果法规与法律的规定不一致,应当适用法律。这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体系的统一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了这种效力层级关系,其中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从调整范围来讲,法律调整的通常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重要领域。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法规的调整范围相对较窄,更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地区的具体事务。比如地方性法规主要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当地的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