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和司法的区别是什么?

我一直不太理解行政和司法到底有啥不一样。平时看到政府部门在管理社会事务,感觉是行政方面的;而法院在判案子,好像是司法方面的。但它们具体在职责、运行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呢,我很想弄明白。
展开 view-more
  • #行政司法
  • #行政职能
  • #司法独立
  • #行政运行
  • #司法审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和司法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定义和职能来看,行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决策和调控等一系列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执行法规来管理社会,像工商部门管理市场秩序、税务部门征收税款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性的行政工作。而司法则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主要包括法院的审判活动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等。比如法院审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以解决纠纷和惩罚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 在运行方式上,行政具有主动性。行政机关会积极主动地去执行法律,管理社会事务,例如政府会主动开展城市建设规划、环境治理等工作。司法则具有被动性,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只有当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司法机关才会介入处理案件。 从独立性方面来讲,行政机关需要受到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其工作要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挥,以保证行政效率和政策的统一执行。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让司法人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公正的裁判。 另外,在处理结果的效力上,行政行为作出后,如果相对人在规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该行政行为就具有确定力、执行力。但行政行为通常可以由行政机关自身进行变更或撤销。司法裁判一旦生效,就具有终局性和稳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例如,经过二审终审的民事判决,当事人必须执行,若要改变该判决,需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等法定途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