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和共犯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正犯和共犯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案例里,正犯和共犯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它们在定罪量刑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展开


正犯和共犯是刑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犯,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他们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起到了直接且关键的作用。就好比在一场盗窃案中,那个亲自进入他人家中偷东西的人就是正犯。正犯是犯罪行为的核心实施者,是犯罪得以完成的主要力量。 而共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除正犯之外的其他参与犯罪的人。共犯的行为通常是为正犯实施犯罪提供帮助、教唆或者其他支持。例如,为盗窃者提供目标信息、在外面望风的人,就属于共犯。共犯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对犯罪的实施起到了推动或者促进的作用。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面就涵盖了正犯和共犯。对于正犯,因为其直接实施犯罪行为,所以通常按照其所犯的罪行直接定罪量刑。而对于共犯,刑法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从犯和胁从犯等不同情况。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则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例如,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不同类型共犯的区别对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