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中什么叫立案?
我打算起诉离婚,听别人说要先立案,但我不太清楚在离婚起诉里立案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提交了材料就算立案,还是有别的要求?立案之后又会怎样呢?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展开


在离婚起诉中,立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环节。通俗来讲,立案就是当你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提交了相关的起诉材料后,法院经过审查,认为你的起诉符合法定的条件,从而决定受理这个离婚案件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离婚起诉中,原告就是提出离婚的一方,被告就是其配偶,诉讼请求通常就是请求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确定子女抚养权等,事实和理由就是说明夫妻感情破裂等情况。 当你把写好的起诉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结婚证、身份证、财产证明等,递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后,法院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你的起诉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条件,就会给予立案。立案之后,法院会向你出具立案通知书,这意味着法院正式开始处理你的离婚案件。此后,法院会安排后续的一系列程序,比如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确定开庭时间等。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所以,立案是开启离婚诉讼程序的关键一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