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怎样才能立案?
我打算起诉离婚,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让法院顺利立案。心里很没底,也怕因为准备不充分导致立不了案,想了解一下在起诉离婚时,从准备材料到提交申请,各个环节具体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能确保成功立案 。
展开


要让离婚起诉成功立案,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准备好相关材料。 一是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明确诉讼请求,像请求判决离婚、解决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等;还要陈述事实和理由,讲清楚结婚时间、感情变化等情况 。 二是身份证明,提供双方身份证复印件。 三是婚姻关系证明,也就是结婚证。如果涉及子女抚养问题,要提供子女的出生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涉及财产分割的,要提供财产的相关证据,例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等 。 其次,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就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准备好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要求,就会予以立案。 在提交材料时,要按照法院要求,将起诉状一式两份、证据材料复印件及相应的诉讼费用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庭审查通过后,会通知缴费,缴费完成后将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就可以等待法院通知被告方应诉,并下达开庭传票确定开庭日期。 相关概念: 住所地: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