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分割财产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诉讼离婚分割财产,需要经历以下手续流程: 首先是准备相关材料: - 起诉状:要详细写清楚离婚的请求,以及财产分割的主张和理由。 - 证件类:原告方的身份证原件(审核完会归还),双方夫妻关系的证明,常见的就是结婚证和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有子女的还得提交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簿;如果是第二次起诉离婚,原告要从法院开具判决生效单。 - 财产证明:一般提交财产清单就行,也可以在开庭时提交。为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还需提供相关财产证明,像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财产的权属证明及价值评估报告 。 接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通常被告住所地或婚姻登记地的法院有管辖权。法院会对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要是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之后,法院会安排调解程序。如果双方能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一旦生效就具备法律效力。若调解没能成功,就会进入庭审程序。在庭审中,双方都要按时出庭,陈述自己对于财产分割的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据。 最后,法院会根据双方的举证和陈述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对财产进行分割并作出判决。等判决生效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相关概念: 管辖权:简单说就是哪个法院有权管这个案子。不同类型案件、不同地区法院有不同规定,一般离婚诉讼多在被告住所地或婚姻登记地法院 。 调解书:是法院制作的,记录双方调解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和判决书有一样的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如果一方不按照判决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通过强制手段让对方履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