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纠纷中,哪些情况可以向法院起诉?
我和配偶已经离婚了,但是在财产分割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起诉。具体就是在财产分配上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像是有些财产好像没分清楚,还有就是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小动作损害我的财产权益,想了解清楚哪些情况下我能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在离婚财产纠纷中,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向法院起诉: 首先,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对财产的分割约定。也就是说,当双方在离婚时已经就财产分割达成了协议,但其中一方事后却不按照协议的内容来履行,比如该给的钱不给、该分的房产不分等,另一方就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婚协议的效力,并要求对方履行协议。依据是相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包括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其次,离婚协议中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在离婚时双方疏忽了某些财产没有进行分割。一般来说,当事人应当在协议离婚并发现有漏分财产事实后的两年内提起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离婚时应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全面、合理的分割,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再次,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制造债务侵吞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例如,一方在离婚前偷偷把共同存款转到别人名下,或者把共同的房产低价卖给他人等。《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这种损害另一方财产权益的行为,受损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一方有胁迫、欺诈等行为的,另一方也可以起诉。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了不公平的财产分割协议,这种情况下,受胁迫、欺诈的一方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或变更该协议。 最后,诉讼离婚时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也可以通过起诉来重新分割。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正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