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纠纷有哪些技巧?


在离婚财产纠纷中,掌握一些实用技巧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全面梳理。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全面梳理这些财产,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房产证、银行存款明细、车辆行驶证等,以证明财产的存在和归属。 其次,要注意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现实中,有些人为了在离婚时多占财产,会采取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手段。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所以,一旦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要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相关财产,避免财产流失。 再者,对于财产分割的协商要保持理性。在协商过程中,要清楚自己的诉求和底线,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合理要求。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但要注意,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阐述合理的分割理由。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另外,了解一些特殊财产的分割规则也很重要。比如,对于一方婚前购买但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该房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总之,在离婚财产纠纷中,要依据法律规定,运用合理的技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