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分财产的程序是什么?


离婚起诉分财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首先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要明确原被告的身份信息,这就好比我们要在一场游戏里确定玩家是谁。原告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同时也要清楚被告的身份信息。然后是起草起诉状,起诉状就像是一份“战斗宣言”,要详细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就是你希望法院怎么分割财产,比如哪些财产归你,哪些归对方。还要阐述事实和理由,比如你们婚姻存续期间财产的来源、取得时间等情况。另外,证据的收集也至关重要,证据就是支持你诉讼请求的“武器”。常见的证据包括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明细、股票账户信息等,这些能证明财产的存在和归属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条件。 接着是立案阶段。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原告要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一般来说,是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是看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比如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等。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案件,并通知原告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诉讼费用就像是给这场“法律战斗”买门票,只有交了费用,案件才能继续往下进行。 之后是审理阶段。案件受理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原被告送达传票,传票就像是“作战通知”,告知双方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在开庭审理过程中,首先会进行法庭调查。在这个环节,双方当事人要陈述自己的主张和事实,并且出示相关证据。比如你说某套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你就要拿出房产证等证据来证明。然后是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比如对于某笔存款的分割方式,双方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审理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查明案件事实。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在审理终结后,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判决结果会明确财产的分割方式,比如哪套房产归谁所有,银行存款如何分配等。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后,二审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