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是否需要双方都在场?
开车时和别人撞了,交警通知去做事故认定。但对方说有事来不了,我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责任认定,想知道交通事故认定是不是一定得双方都在场才行,对后续处理有啥影响。
展开


在交通事故认定中,一般情况下双方不需要都在场。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来确定当事人责任的行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明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这意味着即使一方不在场,只要交警依法进行勘查、检验、鉴定等工作,并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依然能够作出有效的责任认定。 比如,在一些轻微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因紧急就医等特殊原因无法及时到场,交警通过现场拍照、询问另一方当事人、查看监控录像等方式收集证据后,仍可做出事故责任认定。 并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只要交警依法定程序制作并送达当事人即可。即使一方对认定书有异议,拒绝签字,也不影响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不过,双方都在场也有好处。双方在场时,当事人可以当场向交警陈述事故经过和自己的观点,提供相关线索,有助于交警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事故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责任认定。同时,对于后续可能涉及的调解等程序,双方在场也便于沟通协商。 总之,交通事故认定并非必须双方都在场,但双方在场在一定程度上对事故处理流程的顺利推进有积极作用。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证据的文书,会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