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父母的子女有权分其房产吗


不赡养父母的子女不一定有权分其房产。 首先,我们来说说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像要给父母提供吃穿住行等基本保障,还要在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他们。《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接着看房产分配方面。虽然法律强调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并没有规定不赡养就必然丧失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不过,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这意味着有赡养能力却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在分配房产等遗产时,可能会少分甚至不分。 另外,《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要是不赡养父母达到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程度,就会丧失继承权。但如果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总之,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在房产分配上不是绝对不能分,只是会受到法律规定的影响,具体的分配要综合各种情况来判断。 相关概念: 继承权:就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法定继承人: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