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是否需要上牌?


电动自行车一般是需要上牌的。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条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并且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这意味着各地会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电动自行车是否在应当登记上牌的非机动车范围内。 从普遍情况来讲,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基本都需要上牌。这主要是为了规范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因为上牌后,车辆有了合法身份,便于管理和追踪。如果电动自行车没有上牌就上路行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后,建议及时了解当地的上牌政策并办理相关手续。一般上牌流程如下:首先准备好电动车发票、电动车合格证、身份证或居住证等材料;然后骑电动车到交通局或车辆管理所;接着查验民警会检验车辆,对电动自行车的品牌型号、车架号、电机号、颜色与合格证、来历证明进行信息比对,还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拓号、称重等查验车辆;检验合格的在《电动自行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申请表》上盖章签字;最后办完手续后工作人员发放牌照。 相关概念: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车辆购置税:是对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