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需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吗?
我是一个个体工商户,平时就是做点小生意。最近听同行说有的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我不太明白。我就想知道,像我这种个体工商户到底需不需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啊,登记和不登记有啥区别呢?
展开


个体工商户是否需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般纳税人的概念。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者单位在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达到了一定的销售额标准,就可能要成为一般纳税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目前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如果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了这个标准,那么就需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这里的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不过,如果个体工商户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但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会计核算健全,就是说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进行核算。 此外,如果个体工商户选择不登记为一般纳税人,那么就按照小规模纳税人来纳税。小规模纳税人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在一定销售额范围内可以免征增值税等。而一般纳税人虽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但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在和其他一般纳税人企业做生意时更有优势。所以,个体工商户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客户需求等因素,来决定是否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