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企业停产还需要进行监测吗?
我家企业有排污许可证,最近因为一些原因要停产一段时间。不知道在停产期间,按照法律规定还需不需要对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呢?不太清楚相关法律要求,想了解一下。
展开


在探讨排污许可企业停产是否还需监测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概念。排污监测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监督,以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排污许可制度则是国家对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等作出许可的制度。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这里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区分企业是否处于停产状态。不过,从法律目的来看,排污监测主要是为了监督企业的排污行为是否达标,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只是短期停产,且能够确保在停产期间没有污染物排放,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暂停部分监测活动。但企业需要向相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停产情况,并说明暂停监测的原因和时间。例如,企业因设备检修短期停产几天,且关闭了所有排污口,这种情况下可以向环保部门报备后暂停部分监测。 然而,如果企业长期停产,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可能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监测。这是因为即使企业停产,其生产设施和储存的物料等仍可能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比如,一些化工企业虽然停产,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可能会发生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所以,长期停产的企业可能需要对周边环境、储存设施等进行定期监测,以防止潜在的污染事故发生。 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监测,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等行为,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所以,排污许可企业无论是否停产,都要谨慎对待监测问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