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写了就一定会开庭吗?
我写好了诉状,以为交上去就能等着开庭解决问题了。但有人说写了诉状也不一定能开庭,我有点懵了。我不太清楚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写了诉状就必然会开庭,还是有其他条件呢?想了解下具体情况。
展开


写了诉状并不一定会开庭。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当你写好诉状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这一审查过程是为了判断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你的诉状不符合这些条件,法院可能会裁定不予受理,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不会开庭。 其次,即使诉状通过了初步审查,法院受理了案件,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不开庭。比如,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涉及刑事犯罪,需要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处理,那么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可能会中止甚至终结。另外,如果原被告双方在庭前达成了和解,并且原告向法院申请撤诉,经法院准许后,案件也不会再开庭审理。 此外,法院在安排开庭时间时,会根据自身的案件排期情况来确定。有时候案件数量较多,开庭时间可能会往后推迟。如果出现了需要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如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法院也可以决定延期开庭审理。所以,写了诉状只是启动诉讼程序的第一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开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