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
我经营着一家小公司,在财务核算时,对于结转已销产品成本这一块不太明白。想知道把已销产品成本结转后,会不会对企业的营业利润产生影响呢?具体是怎么影响的,有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几个关键概念。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它是通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失得到的。已销产品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 从计算公式和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是会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当企业把已销产品成本进行结转时,这笔成本就会计入到营业成本当中。根据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营业成本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就会相应减少。例如,一家企业本月的营业收入是100万元,原本营业成本是50万元,其他费用和收益等因素综合起来是10万元,那么营业利润就是100 - 50 - 10 = 40万元。如果本月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使得营业成本增加到了60万元,那么营业利润就变为100 - 60 - 10 = 30万元,利润减少了10万元。 虽然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结转已销产品成本影响营业利润的法律条文,但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相应地确认与之相关的成本。也就是说,当企业销售产品确认了收入,就需要把该产品的成本进行结转,计入营业成本。这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必须按照规定正确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从而准确计算营业利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