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执行是否会解除冻结?
我有个官司,法院之前冻结了我的银行账户。现在执行程序终止了,我不太清楚账户冻结的状态会不会随之改变,想知道终止执行之后是不是就会解除冻结呢,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吗?
展开


在法律执行程序中,终止执行和解除冻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执行终止。执行终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些特殊的情况,使得执行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接着,说说冻结措施。冻结通常是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将来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能够得以实现,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限制措施,比如冻结银行账户、股权等。 那么终止执行后是否会解除冻结呢?这要分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执行终止是因为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申请人撤销申请等原因,说明执行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法院通常会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冻结措施。因为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再对财产进行限制。但是,如果执行终止是因为被执行人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等原因,对于已经冻结的财产,如果没有其他法定的处理方式,可能不会立即解除冻结,需要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 如果要解除冻结,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裁定,并送达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