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拘留会有什么影响?


未成年人被拘留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被拘留的相关法律概念。拘留主要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是对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人采取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刑事拘留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对于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以及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如果未成年人被执行了行政拘留,虽然会有违法记录,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所以这些违法记录通常是被封存的,一般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的升学、就业等不会产生太大的公开影响。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报考某些对政治审查要求极高的岗位,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而对于刑事拘留,如果最终被认定无罪,那么就不会留下犯罪记录,对未成年人基本不会有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最终被法院判决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意味着一般单位和个人是看不到这些犯罪记录的,但同样在一些特殊的职业选择,如参军、从政等方面,可能会因为曾经的犯罪记录受到限制。 总体而言,未成年人被拘留无论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法律也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设置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他们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这也提醒未成年人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做出违法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