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的含义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民事纠纷,法院判决对方要给我赔偿款,但对方一直拖着不给。我听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可我不太清楚强制执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具体是怎么执行的,对老赖能起到多大作用,所以想了解下强制执行的含义。
展开


强制执行是在法院作出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后,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由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其履行义务的一种法律程序。 从通俗角度讲,假如在一场借贷纠纷中,法院判决借款人还钱,但借款人到期后却耍赖不还,这时出借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迫使借款人还钱。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强制执行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比如,当法院查询到被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有存款时,就可以直接冻结该账户,并划拨相应的款项用于履行义务。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有房产、车辆等财产,法院可以进行查封,限制其处分,之后进行拍卖、变卖,用所得款项来偿还债务。 强制执行是保障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它让法律的权威得到彰显,避免了生效法律文书成为一纸空文。对于那些拒不履行义务的人,强制执行就像是一把“利剑”,让他们不得不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它也让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能够真正得到保障,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