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是指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其犯罪构成。 首先是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说,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简单来讲,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只要符合年龄和能力要求,都有构成此罪的可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是对犯罪主体的一般性规定,适用于各类犯罪行为的认定。 其次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属于国家绝密的物品而非法持有。如果行为人并不知晓所持有物品为国家绝密物品,那就不构成此罪。例如,某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捡到一个包裹,里面有国家绝密物品,这种情况下就不满足主观故意的要件。这也是遵循了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只有主观上有故意,才会被认定构成犯罪。 然后是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国家绝密物品包含着重要的国家信息,这些信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非法持有这些物品,会对国家的保密制度造成破坏,进而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国家秘密的保护有明确规定,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该法的相关规定。 最后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物品,并且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非法持有”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持有国家绝密物品,比如通过盗窃、抢夺等方式获取并持有。“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则强调了行为人在被有关部门责令说明时,拒绝交代物品的来源和用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 总之,只有当一个人同时满足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这四个方面的要件时,才会被认定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增强保密意识,遵守国家的保密制度,避免因无知或疏忽而触犯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