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破产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我最近了解到有个虚假破产罪,自己对这方面不太懂。想知道在法律上,这个罪的量刑具体是怎么细分的呀?要是公司有类似情况,相关人员到底会面临怎样不同程度的处罚呢?就想搞清楚具体细分标准。
展开


虚假破产罪,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企业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比如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用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搞虚假破产,严重损害了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关于它的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有明确规定:对于构成该罪的公司、企业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这里面,“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期徒刑就是在监狱里服刑,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意思是,既可以在判处主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同时判处罚金,也可以不判处主刑,单独判处罚金。在实际量刑时,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最终的量刑,比如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有多严重,公司、企业实施虚假破产的手段恶劣程度,相关人员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等。如果损害后果特别严重,手段特别恶劣,那么就可能会判处更接近五年有期徒刑的刑罚,同时罚金数额也可能会更高;反之,如果情节相对较轻,可能就是拘役或者较低的罚金,甚至单处罚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