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重大事故负有责任的会被罚款多少?
在我国,发生重大事故且负有责任时的罚款情况会因事故类型的不同而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几种重大事故类型及其对应的罚款规定。
首先是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而根据该条例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如果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并且,该负责人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其次是食品安全事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于事故单位,根据该法第一百二 十四条等相关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另外,在环境污染事故方面,如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对于发生重大或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除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外,还会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一般会综合考虑污染的程度、影响范围、违法情节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罚款数额。比如,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按照损害程度等因素可能要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费用等。
综上所述,发生重大事故负有责任的罚款情况较为复杂,具体的罚款数额需要结合事故的具体类型、责任认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在实际情况中,相关部门会依据详细的调查和证据来确定最终的处罚结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