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首违不罚”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之前从来没违法过,最近不小心出现了一次轻微的违法行为。听说有‘首违不罚’的政策,我想了解下这个政策具体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样的情况能适用,适用的流程又是什么样的。
展开 view-more
  • #首违不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违不罚”指的是对于首次发生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某些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不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行政处罚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旨在鼓励当事人及时纠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这为“首违不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 要适用“首违不罚”,通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是初次违法,也就是当事人之前没有发生过同类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要轻微,比如违法的金额较小、对社会秩序或他人权益的损害不大等。最后,当事人必须及时改正违法行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 不同的行政领域对“首违不罚”的具体适用范围和标准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税务领域,税务部门会制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对于清单内列举的首次发生的、情节轻微且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在市场监管领域,各地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首违不罚”清单和适用规则。 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违法行为符合“首违不罚”的条件,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陈述和申辩,说明自己是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且已经及时改正的情况。行政机关会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适用“首违不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