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固定资产可回收额是用税前还是税后呢?

我公司在核算固定资产可回收额时,对于用税前还是税后的数值来计算拿不准。我们担心用错了会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和税务申报。想问下在法律规定里,固定资产可回收额到底该用税前还是税后的数据呢?
展开 view-more
  • #固定资产
  • #可回收额
  • #税前税后
  • #资产减值
  • #会计准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确定固定资产可回收额时,是使用税前数据,这一原则主要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可回收额,通俗来讲,就是固定资产在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准则规定,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这里所涉及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使用的是税前折现率,也就是以税前的基础来进行计算可回收额。 这是因为在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如果采用税后数据,就需要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然而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企业整体的盈利情况,并非单纯与某一项固定资产相关。而且,使用税前数据能够保持资产减值测试在不同企业和不同资产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如果采用税后数据,不同企业的所得税政策、税率以及税收筹划方式等都有所不同,会导致可回收额的计算缺乏统一标准。所以,为了遵循会计准则的规范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固定资产可回收额采用税前数据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