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收集证据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法律纠纷,需要自己收集相关证据,但我不知道收集证据有哪些原则。我担心自己收集的证据不符合要求,到时候不能被法庭采纳。所以想了解一下,收集证据的一般原则到底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证据收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事务中,证据是支撑当事人主张、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而收集证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收集证据的一般原则。 首先是合法性原则。这意味着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暴力、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在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也规定,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其次是客观性原则。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想或猜测的东西。这就要求在收集证据时,要尽可能收集到能够真实反映案件情况的材料。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合同文本、交货凭证、付款记录等这些客观存在的书面材料就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实际发生的交易行为的记录,能够真实地反映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再者是关联性原则。收集的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能够对案件的审理起到证明作用。如果证据与案件毫无关联,即使它是真实合法的,也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使用。例如,在一个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等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医院的诊断证明等,都是具有关联性的证据,能够帮助法院查明事故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与事故本身无关的当事人的个人爱好、家庭琐事等方面的材料,就不具有关联性,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 最后是及时性原则。证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或者灭失,因此在发现证据线索后,要及时进行收集。特别是一些容易变质、损坏或者消失的证据,如物证中的易腐物品、证人的记忆等。在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应当尽快采取措施收集证据,必要时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例如,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对于侵权产品的证据,可能会因为侵权方的销毁或者转移而难以获取,此时权利人就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以固定证据。 总之,在收集证据时,严格遵循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和及时性这几个一般原则,才能保证所收集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为自己的主张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在法律纠纷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