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能过户,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我最近看好一套房子,各方面都很满意。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这套房子目前没办法办理过户手续。卖家提议可以去做公证,来保障双方权益。我不太懂这方面,就想问问这种情况下公证有没有法律效力呢?要是公证了,对我以后使用房子等方面会有啥影响?
展开


房子不能过户,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机构会按照法定程序,对房屋买卖、赠与等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予以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不过要知道,公证并不等同于产权变更。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依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即便做了公证,在法律上,产权的变更只在合同双方内部产生法律效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简单来说,公证能证明原产权人和新产权人之间有变更房屋所有权的意向,也能证明合同的合法、真实性,但并不能产生转移产权的法律效力。只有到房产交易部门办理产权变更过户手续,才真正完成了房屋所有权人的变更。所以如果房子不能过户只做公证,后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原产权人将房子再次处置等情况。 相关概念: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指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的制度,这样能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善意第三人:是指在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物权变动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基于对物权公示的信赖而与物权处分人进行交易的第三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