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取保候审以后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取保候审这个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允许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期间,不用被关押在看守所,而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待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等候处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就结束了,后续还是要按照法律程序继续进行的。 当酒驾者被取保候审后,接下来的处理流程大致如下: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他们会收集与酒驾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现场勘查记录、证人证言等等。这些证据将用于确定酒驾者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情节轻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间内完成侦查工作。 侦查结束后,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他们认为证据充分,能够证明酒驾者构成犯罪,就会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他们会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同时会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最后到了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在法庭上,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酒驾者被认定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酒驾者违反了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没有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