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规程是怎样的?
我是一名货车司机,听说现在公路治超有非现场执法。我不太清楚这个非现场执法工作规程到底是咋样的,比如他们怎么监测超载,发现超载后怎么处理我,会不会有什么通知之类的。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工作流程。
展开


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比如安装在公路上的称重设备、监控摄像头等,在不进行现场拦截车辆的情况下,对车辆是否超载进行检测和执法的一种方式。 根据相关规定,首先是数据采集环节。公路管理机构会在公路的关键路段安装动态称重检测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动态称重检测设备可以精准测量过往车辆的重量,图像采集设备则可以记录车辆的外观、车牌号码等信息。这些设备会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实时采集车辆的相关数据。例如,在一些重要的国道、省道上,经常能看到这类设备。 接着是数据的审核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会传输到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审核,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果发现车辆存在超载的情况,会进一步核实车辆的相关信息,比如车辆的所有人、驾驶人等。 之后就是告知与处理阶段。公路管理机构在审核确认车辆超载后,会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当事人,比如发送书面通知、手机短信等。当事人在收到通知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理。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缴纳罚款、卸载超载货物等。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轴荷或者总质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汽车渡船限定标准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是后续的监管。当事人处理完超载违法行为后,公路管理机构还会对其进行跟踪监管,确保车辆不再出现超载等违法行为。如果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理,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依法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比如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